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铭星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152260
手机:18518605588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风林绿洲西奥中心a座20层
邮编:100101 联系邮箱:wuws@esnow.com.cn
对黑龙江滑雪旅游产业布局的思考-k8体育
冬奥国家队
训练基地承建商
中国滑雪协会会员
万达战略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合作伙伴
来源:
东北旅游网
发布时间:
2019-09-24 15:29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25°-53.33°之间,介于中温带与亚寒带交界处,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其中东部山地和小兴安岭南部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山区冬季雪量大、雪期长、雪质好,适合滑雪时间长达4个月,这些都为开发滑雪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黑龙江省的地形地貌也比较适合开发滑雪场的主要山地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太平岭、完达山、大青山等,山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0%,其中,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41%,黑龙江省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山脉走向多为南北方向,山体多为中、低丘陵,生态植被覆盖率90%以上。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近100座,绝大多数山体坡度在450以下,大部分在300左右,是修建滑雪场的理想坡度。可以说,黑龙江省发展滑雪旅游产业占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分布现状及特点
据中国滑雪旅游产业协会的统计资料,截至2017年底,黑龙江省共建滑雪场124家,为全国最多。其中特大型的有5个,中等规模的有28个,小规模的有91个。这些滑雪场主要分布在省内的4条主干道上,即满洲里——绥芬河线、伊春——哈尔滨线、同江——哈尔滨线、黑河——哈尔滨线,也有零星的滑雪场分布在山区农村和城镇市区。
黑龙江省滑雪场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4条滑雪线,其布局总体情况(见表一),黑龙江省滑雪场坐落在各中等城市市区的有12个,占9.7%;坐落在县城的有5个,占4%;坐落在山区的有16个,占12.9%;沿着绥满线,辐射苇河、亚布力、海林、穆棱、东方红、柴河林业局,这条主线沿途雪场较为集中,共有雪场45个,占总雪场数量的36.3%,称为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的“白金线”;另一条雪线是沿宾县、佳木斯、双鸭山为主线,共有雪场21个,占16.9%,其中大型雪场3个(如卧佛山、吉华和二龙山滑雪场);第三条雪线是沿绥化、铁力、伊春、直至黑河共有雪场20个,占16.15%,其中大型滑雪场2个。另外,在哈尔滨市区内各景区单位和旅游企业临时建设小型人工滑雪场,对滑雪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广和扩大影响。
黑龙江滑雪场虽然在国内数量上遥遥领先,但是滑雪场的规模却良莠不齐,既有日接待能力达10000人次的亚布力滑雪场,也有日接待能力为不超过100人次的吉华园滑雪娱乐场,按着滑雪场经营分级3s标准,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滑雪场都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见表二)
将滑雪场的分布区域综合评估,可以分成三大区域:第一是林业区域,第二是农村区域,第三是城镇区域,分布在林业区域的滑雪场占全省滑雪场的75%以上。在产业分布上表现以下几点:以林区为主要滑雪场集聚区;以农村山区为滑雪场的辅助区;以城镇为滑雪场的点缀区。整个滑雪场的分布均靠近4条主要干道,或以林区村镇为依托,交通相对方便。黑龙江省滑雪场布局基本形成了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点线呼应的滑雪旅游产业格局。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布局分析
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历程是全国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重点分析研究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状况,对全国滑雪旅游产业发展有着借鉴作用。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起步相对较早,发展速度很快,发展规模不是很大,下面分别将决定滑雪场布局的主要因素做一简要分析。
1.政策因素分析
黑龙江省上世纪末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受到资源馈乏的制约,出现大面积的衰退。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对林区改变生产结构起到了促进作用。林区社会在政府的引导下,由林工生产型向森林旅游型转换,利用得天独厚的“林地”条件,相继建起了滑雪场,开发滑雪旅游。亚布力滑雪场、桃山滑雪场都是中国建的比较早的滑雪场,开启了中国滑雪产业的新纪元。
2.社会因素分析
滑雪旅游产业得益于始终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哈尔滨就举办了“冰灯游园会”,后来发展成“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黑龙江省教育厅要求在全省大、中、小学开展滑冰课,黑龙江省体育局号召开展“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赏冰乐雪”等一系列活动,因此,滑雪场的建设和开发被社会接受程度之高,被市场认同之快,其他省市是无法比拟的。在黑龙江省大、中、小城市,建设滑雪场已成为“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滑雪旅游产业在黑土中生根、开花、结果,成为黑龙江旅游产业的一张名片。
3.经济因素分析
在上世纪末,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包括“国字号”在内的一些大型企业纷纷投入大量资金注入滑雪旅游产业市场,恰巧此时正是国家加大力度开发冰雪旅游产业的有利时期,对滑雪旅游产业的准入制度还未形成,旨在通过激发滑雪旅游产业引领农林山区落后的经济发展,以企业、社会和私人组成的三方资本就大幅度地灌入滑雪旅游产业之中,并随着市场效应的逐渐放大,这种经济因素在黑龙江省发挥了引领作用的同时更对其他省份起到领跑作用。
黑龙江省滑雪产业布局模式的选择
滑雪旅游产业发展到现在,不再是滑雪场的建设数量问题,而是滑雪场的经营质量问题。在黑龙江省已经形成了规模效应,以林区为中心的产业振兴模式已经走到了更高的层次,现在产业布局的模式由选择到定型,由自由到规范格局。
1.城镇模式
这种模式是满足大中城市的需求的产业模式。依托大中城市布局,满足大中城市市民的需求,建设既靠近市区又交通便利还适合大众消费的滑雪场,围绕哈尔滨、齐齐哈尔和牡丹江、佳木斯、大庆等中心城市k8体育-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追求市场效益最大化。
2.农林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为改变农林山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为主旨的滑雪旅游产业模式。依据自然条件在有天然资源的农林山区建设滑雪场,目的滑雪场改变农林山区的产业结构、改善社会经济状态、刺激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为落后地区提供市场供给。
3.城乡互补滑雪旅游产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将滑雪场按比例、按规模建,把初级滑雪场建在城市周边,而把高级滑雪场建在山区、林区的一种产业布局模式。通过滑雪场的规模升级,引导由城市向山区流动的消费取向,相应带动山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助于加强落后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更新换代。
通过对以上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认为第三种模式也正在被黑龙江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采纳并付诸实施,以这种布局模式不仅会带动山区、林区的整体发展,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政策的全方位进程。
产业布局将直接影响到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地域均衡性及区域经济性的协同发展,本文从社会的、自然的、人文的多视角分析了影响滑雪旅游产业布局的因素,对黑龙江省滑雪旅游产业的布局模式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同时,强调产业布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影响的效果,倡导滑雪旅游产业和地方经济相协调发展,提出了城乡互补滑雪旅游产业布局模式,为黑龙江省的滑雪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上一篇:
浙江省第三届冰雪运动嘉年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