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铭星冰雪(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010-62152260
手机:18518605588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风林绿洲西奥中心a座20层
邮编:100101 联系邮箱:wuws@esnow.com.cn
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上海成北京冬奥会“补给站”-k8体育
冬奥国家队
训练基地承建商
中国滑雪协会会员
万达战略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的合作伙伴
来源:
上海体育
发布时间:
2019-06-06 11:19
上海这座南方城市,常年湿润、少见冰雪,冬季运动一度是个陌生的体育名词。但随着2011年国际顶级赛事举办、2015年“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提出、2018年上海雪车舵手成国家队主力、2022年北京将举行冬奥会,在经验中成长的“上海冰雪”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
“一方面运动员应参与所有项目,未来4年达到世界水平;另一方面,优势项目在家门口勇创佳绩,是所有运动员的梦想。”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在谈及冬奥会两个小目标时表示,从人才输出、场地建设到产业引导,“上海力量”不能缺席。而从普通大众的直观层面看,去什刹海溜冰,去紫竹院打冰球,去颐和园玩冰车,这些“老北京人”酷爱的冬季运动,已经拆掉了地域壁垒,平移到上海。
上海,怎样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补给站”,助力“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作为“南方冰雪桥头堡”的上海,给出的答卷,令人刮目相看。
冰雪运动的“海派土壤”
冰雪运动在上海的大众普及逐渐呈现:2014年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将冰壶和花样滑冰首次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同年,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时为上海市滑冰协会)和上海市冰壶协会受政府委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建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参赛队伍;2015年,上海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和上海市花样滑冰比赛列入市民体育大联赛比赛项目。
冰球,作为传统冰上“老三项”之一,见证了海派土壤的聚集成长。前中国女子冰球队队长马晓军说:“当时上海唯一一块冰场,是位于人民广场商业圈的商业冰场。由于场地稀缺的限制,南方人根本不知道冰球为何物。”
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冰球队作为唯一一支体制外代表队,紧跟上海释放的红利政策,逐渐有了一席之地。“经济基础很重要,北方有5个月的冰期,现在在南方可以365天都上冰。”马晓军说,只用了三年,人们对冰球的认知,从“不知所云”、“没接触过”,到迅速覆盖了15所学校近5000名学生。
2016年1月,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上海冰球队作为南方地区唯一一支参赛队参与角逐;同年4月,来自上海的沈尚晏入选u16国家青少年队,成为首个入选冰球国字号球队的上海选手……
随着办赛经验的增多,上海开始尝试赛事创新。2016年国际滑联“上海超级杯”大奖赛开幕,首次将奥运项目和非奥项目安排在一起呈现,并实现了短道速滑与花样滑冰在同一场地切换自如的可能性,为冰上赛事建立了上海标准。
2018年12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冰雪运动项目合作协议书,指出上海作为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衔接北方、覆盖我国其他地域的枢纽,将在优质人才培养、顶级赛事举办、集训基地保障上,提供多元化的“上海新样本”。
跨界选才 雪车舵手炼成记
冬奥会是“得雪上者得天下”。申城冰上运动的普及发展历史还不到10年,但上海却成为了冬奥会人才的“能量补给站”。
上海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处长王励勤表示,上海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主要来自跨界、跨项选才。目前,已组织300多名运动员报名参加,6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国家集训队。
2015年,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国家雪车队开始组建,由于后备人才稀缺,不少田径、举重、摔跤等运动员参加了全国“人才海选”。
苦练铅球七年的邵奕俊,身材高大、速度灵敏、爆发力超强,被中国雪车队教练马哈特一眼看中,并留下委以核心重任——担当四人雪车中的舵手。邵奕俊说:“驾驭雪车跟普通开车完全不同,你必须会在墙上开,在重力、离心力和压力的作用下,舵手的职责是去感觉它们,控制住雪车,不要翻车。”
从练铅球到开雪车,从初学者到站在领奖台,25岁的上海小伙儿邵奕俊,实现了中国雪车项目奥运会参赛“零的突破”。
如果说跨项是华丽转身,那跨界就是大胆创新。严家栋说,目前他们正在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商议开设花样滑冰实验班事宜,重点培养一批职业化、高水平的花滑运动员。
当然,冰雪项目拓荒的举措不止雪车一个。2016年第十三届全国冬运会,上海组队征战冰壶、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等4个项目的比赛,成为唯一派队参赛的南方城市。2013年7月,上海市体育局组建第一支由8男8女组成的冰壶队,经过五年,夺得了全国青年比赛第四、成人比赛第五的成绩。
上海市冰壶协会负责人说,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上海更多冰壶选手不断涌现。今年年初,上海市向明中学等57所中小学被确定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今年2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海事大学也获批成立上海冰雪高水平运动队,将于2020年开展招生工作,完成了上海市冰壶运动“大、中、小学一条龙”的最后一块拼图。
目前,上海注册冰壶运动员数量共287人,各区各校全年参与冰壶运动人数不少于8000人。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数量到质量,冰壶运动正在上海呈现出更多可能性。教练盛杰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冰壶队的孩子正值23岁左右,希望他们能走向冬奥会赛场,绽放光彩。
南方城市里的“冰雪王国”
“从长期规划看,目前上海冰雪运动不仅要助力冬奥会,更要达成‘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严家栋说,申城“冰雪王国”的氛围越来越浓,恰恰说明了冰雪运动,走上了从群众体育进阶到竞技体育,再从竞技体育反哺到大众的创新路径。
大众冰雪季的召开,成为上海各类群众性活动与比赛发展的契机,仅冰球联赛就有450场,参与人数一直很稳定,历时也比较久。在过去八年,上海逐步培养出一批铁杆冰迷。他们看得懂比赛,说得出门道,还有更多爱好者每个周末带孩子亲自上冰实践。申城冰场“人满为患”,似乎成为了体育迎新年的新潮流。
2019年1月,东方明珠脚下出现了沪上首个户外真冰冰场——“冰飞扬”上海东方明珠冰上嘉年华。冰场上有教练全程指导的零基础家庭,也有每周末晚安排的花滑、速滑、冰球等专业运动特别展示。
首个户外真冰冰场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但大众普及还需完善的系统支撑。据上海市冰雪运动协会称,在冰雪运动发展的可喜势头下,总面积22.7万平方米,以阿尔卑斯山为主题的9万平方米室内滑雪场“冰雪之星”,正在临港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计划于2022年对外开放。上海正是秉承着“南展西扩东进”的战略重点,在场地建设、氛围营造、人才输送等方面,一步步带动全民参与并支持冰雪运动。
国际滑联一位官员曾寄语上海:“总有一天,上海的孩子也能参加冬奥会。”如今,寄语变成现实,未来,将会有更多“阿拉”小伙子、小姑娘脱颖而出,申城这座“冰雪王国”也有责任以整装待发的昂扬姿态,为三年后家门口的冬奥会,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