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确定2022年为“奥运经济推进年”
做好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冬奥会后,怎样不让奥运场馆“闲下来”,奥运热度怎样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进入后奥运时代,这已然成为另一个“冬奥赛场”。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张家口提前谋划后奥运经济发展,把2022年确定为“奥运经济推进年”,高质量编制实施发展计划,把冬奥效应与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发展措施和重大项目,以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更具体的举措起笔破题,书写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奥运场馆“花样”利用
暮春的崇礼,生机盎然。静卧山间的“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冬奥场馆,气势依旧壮观。专业、一流的奥运场馆,如何做到赛后充分利用?
“赛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可以开展户外项目来增强娱乐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对场馆的赛后发展充满期待。他告诉笔者,面向初学者、青少年群体,这成为该场馆赛后利用的一大特色。冬季这里在满足国家体育专项训练和赛事举办需要的同时,还将开展适合滑雪初学者的培训和体验项目;夏季这里将打造成户外活动中心,增设山地自行车越野、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实现四季运营。
坐拥丰富商业运营经验,云顶滑雪公园从冬奥赛道设计之初就瞄准了长期运营。从专业赛事到大众冰雪运动,赛道难度面临降级需求,云顶滑雪公园设施副经理陈荣钦说,“这些专业赛道可以继续举办世界级赛事,还可以通过雪道的二次塑形降低难度,向公众开放,增加雪道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跳台滑雪是极具挑战的运动,普通大众直接使用奥运场馆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服务专业赛事及运动员依旧是‘雪如意’赛后利用的首要方向。”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表示。冬奥会后,“雪如意”可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国家队及其他省市队伍也可以在此训练。同时,在雪季,针对跳台滑雪爱好者,举办跳台滑雪展示、培训与体验、雪上足球、户外冰球等冰雪娱乐项目;非雪季,开发攀岩、滑索、滑草等娱乐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健身需求。
“冬奥元素和遗产非常宝贵,我们希望这些设施、知识、文化持续给公众带来价值。”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家口市将把部分冬奥运动赛事场地改造为奥运主题博物馆,使之成为展示奥运文化、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利用“雪如意”等冬奥标志性建筑,建设集观光休闲、时尚餐饮、购物娱乐、会展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冬奥文化集中展示区域,开发奥运主题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奥运场馆影视创作能力。另外,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举办国际国内高端论坛、会展,打造兼具本地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张家口市还将以冬奥村为中心,整合周边云顶滑雪公园、太舞四季文化旅游度假区、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资源,打造低碳高端旅居社区和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推动场馆由单一体育功能向体育文化、旅居康养、休闲娱乐综合功能拓展延伸。
冰雪产业项目加速集聚
筹办举办冬奥会带火了张家口的冰雪游。当冬奥会结束,如何让冰雪资源持续 “吸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所有奥运遗产都“活起来”,让奥运热度持续“热下去”。
今年,张家口市把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作为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抓手,按照规划,将重点依托冬奥场馆、冰雪运动等,大力发展冰雪冬奥文化旅游新业态。
近日,张家口市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第一批4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48亿元。依托大海陀国家自然保护区、阳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景区,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风景道。此外,不断丰富坝上草原游业态,积极培育赏雪、滑冰、冬钓等冬季特色产品,形成坝上草原四季游格局。
冬奥会筹办举办点燃了人们的冰雪激情。经过多年持续推动,截至目前,该市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突破600万。围绕冰雪全产业链布局,冰雪产业项目加速集聚,依托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两个平台,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个人轻装备,以及造雪机、压雪车、浇冰车、索道等重型装备正加速实现“本地造”。如今,全市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109项,总投资556亿元,已投产运营51项,一批冰雪设备和穿戴产品入市交易。
近几年,滑雪游客保持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富龙滑雪场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有多个自主ip产业项目开业,正在体育休闲项目上加大投入。
此外,围绕冬奥会场馆等标志性建筑,张家口市兴起了一批奥林匹克公园、奥运主题博物馆,成为展示奥运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
绿色发展促产业转型
冬奥会期间,张家口的“冬奥蓝”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蓝天白云背后,清洁能源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位于桥东区的创坝加氢站,大概10分钟左右,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就加满氢气。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行驶100公里,二氧化碳减排70公斤。“减排”二字充分展示了张家口这座曾经的传统老工业城市,对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坚定探索。
立足首都“两区”建设的高标准定位,借助冬奥会举办的有利契机,张家口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绿色农牧等六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城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取得13项“第一”,“四方协作机制”和“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依靠由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点亮了一众冬奥场馆,为高耗能大数据企业提供充足电力保障,转换成的热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氢能张家口”“中国数坝”成为发展新名片。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347万千瓦,并网数2332万千瓦,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服务器达100万台,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发展强劲,有效疏解北京大数据企业落户。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2021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8%。以领克汽车为代表的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107家。
今后一个时期,张家口市将以高质量建成首都“两区”为基础,以系统推进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计划为牵动,以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以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底色,系统、整体、协调推动项目投资建设、赛会活动承办、绿色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宣传推广营销等工作,奋力书写本地发展优异答卷。(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韩文涛)
做好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近日,宣化第二中学学生们在进行雪地模拟训练。通讯员 陈晓东摄
在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冰雪运动培训中心,教练用室内滑雪机对小学生进行培训。通讯员 武殿森摄
在张家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冰雪运动培训中心,教练用室内滑雪机对小学生进行培训。通讯员 武殿森摄
冬奥会后,怎样不让奥运场馆“闲下来”,奥运热度怎样转化为发展新动能?进入后奥运时代,这已然成为另一个“冬奥赛场”。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张家口提前谋划后奥运经济发展,把2022年确定为“奥运经济推进年”,高质量编制实施发展计划,把冬奥效应与发展战略有效结合,形成可操作、可落地的发展措施和重大项目,以更明确的发展方向、更具体的举措起笔破题,书写后奥运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
奥运场馆“花样”利用
暮春的崇礼,生机盎然。静卧山间的“雪如意”、云顶滑雪公园、国家冬季两项中心等冬奥场馆,气势依旧壮观。专业、一流的奥运场馆,如何做到赛后充分利用?
“赛后,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可以开展户外项目来增强娱乐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场馆和基础设施经理陈国徽对场馆的赛后发展充满期待。他告诉笔者,面向初学者、青少年群体,这成为该场馆赛后利用的一大特色。冬季这里在满足国家体育专项训练和赛事举办需要的同时,还将开展适合滑雪初学者的培训和体验项目;夏季这里将打造成户外活动中心,增设山地自行车越野、拓展训练基地等项目,实现四季运营。
坐拥丰富商业运营经验,云顶滑雪公园从冬奥赛道设计之初就瞄准了长期运营。从专业赛事到大众冰雪运动,赛道难度面临降级需求,云顶滑雪公园设施副经理陈荣钦说,“这些专业赛道可以继续举办世界级赛事,还可以通过雪道的二次塑形降低难度,向公众开放,增加雪道的丰富程度和吸引力。”
跳台滑雪是极具挑战的运动,普通大众直接使用奥运场馆体验这项运动的可能性不大。“服务专业赛事及运动员依旧是‘雪如意’赛后利用的首要方向。”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利表示。冬奥会后,“雪如意”可继续举办世界高水平跳台滑雪比赛,国家队及其他省市队伍也可以在此训练。同时,在雪季,针对跳台滑雪爱好者,举办跳台滑雪展示、培训与体验、雪上足球、户外冰球等冰雪娱乐项目;非雪季,开发攀岩、滑索、滑草等娱乐项目,满足群众多样健身需求。
“冬奥元素和遗产非常宝贵,我们希望这些设施、知识、文化持续给公众带来价值。”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张家口市将把部分冬奥运动赛事场地改造为奥运主题博物馆,使之成为展示奥运文化、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利用“雪如意”等冬奥标志性建筑,建设集观光休闲、时尚餐饮、购物娱乐、会展演出等功能于一体的冬奥文化集中展示区域,开发奥运主题文化创意产品,提升奥运场馆影视创作能力。另外,大力发展会展经济,积极举办国际国内高端论坛、会展,打造兼具本地特色和全球影响的国际交流平台。
此外,张家口市还将以冬奥村为中心,整合周边云顶滑雪公园、太舞四季文化旅游度假区、崇礼翠云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资源,打造低碳高端旅居社区和高品质旅游度假区,推动场馆由单一体育功能向体育文化、旅居康养、休闲娱乐综合功能拓展延伸。
冰雪产业项目加速集聚
筹办举办冬奥会带火了张家口的冰雪游。当冬奥会结束,如何让冰雪资源持续 “吸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所有奥运遗产都“活起来”,让奥运热度持续“热下去”。
今年,张家口市把加快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作为发展后奥运经济的重要抓手,按照规划,将重点依托冬奥场馆、冰雪运动等,大力发展冰雪冬奥文化旅游新业态。
近日,张家口市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第一批46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约148亿元。依托大海陀国家自然保护区、阳原泥河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景区,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风景道。此外,不断丰富坝上草原游业态,积极培育赏雪、滑冰、冬钓等冬季特色产品,形成坝上草原四季游格局。
冬奥会筹办举办点燃了人们的冰雪激情。经过多年持续推动,截至目前,该市参与冰雪运动人次突破600万。围绕冰雪全产业链布局,冰雪产业项目加速集聚,依托高新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和宣化冰雪产业园两个平台,滑雪服、滑雪板、滑雪鞋、滑冰鞋、滑冰服等个人轻装备,以及造雪机、压雪车、浇冰车、索道等重型装备正加速实现“本地造”。如今,全市累计引进冰雪产业项目109项,总投资556亿元,已投产运营51项,一批冰雪设备和穿戴产品入市交易。
近几年,滑雪游客保持每年20%以上速度增长。富龙滑雪场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有多个自主ip产业项目开业,正在体育休闲项目上加大投入。
此外,围绕冬奥会场馆等标志性建筑,张家口市兴起了一批奥林匹克公园、奥运主题博物馆,成为展示奥运文化、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大量游客参观游览。
绿色发展促产业转型
冬奥会期间,张家口的“冬奥蓝”受到广泛关注和点赞。蓝天白云背后,清洁能源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位于桥东区的创坝加氢站,大概10分钟左右,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就加满氢气。相较传统化石能源车辆,一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每行驶100公里,二氧化碳减排70公斤。“减排”二字充分展示了张家口这座曾经的传统老工业城市,对绿色转型发展之路的坚定探索。
立足首都“两区”建设的高标准定位,借助冬奥会举办的有利契机,张家口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体育文化旅游、冰雪、大数据、可再生能源、现代制造、绿色农牧等六大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力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城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取得13项“第一”,“四方协作机制”和“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全链条发展”经验做法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
依靠由可再生能源转换而来的绿色电能,点亮了一众冬奥场馆,为高耗能大数据企业提供充足电力保障,转换成的热能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持续优化,“氢能张家口”“中国数坝”成为发展新名片。
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2347万千瓦,并网数2332万千瓦,成为全国非水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市。12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服务器达100万台,怀来大数据产业基地发展强劲,有效疏解北京大数据企业落户。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推进,2021年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4.8%。以领克汽车为代表的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107家。
今后一个时期,张家口市将以高质量建成首都“两区”为基础,以系统推进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计划为牵动,以区域协同发展为重点,以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为底色,系统、整体、协调推动项目投资建设、赛会活动承办、绿色产业发展、市场主体培育、宣传推广营销等工作,奋力书写本地发展优异答卷。(记者 刘雅静 通讯员 韩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