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也使冰雪旅游产业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全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地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河北作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举办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和宝贵的冬奥遗产。把“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要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在构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给体系、打造大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完善冰雪旅游发展保障上聚合发力,加快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给体系
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是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我省而言,实现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首先要破解其市场发育不充分、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的发展困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供给体系。
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供给。冰雪旅游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直接推动者,也是冰雪旅游产品的直接供给者。建立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给体系,要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冰雪旅游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引领市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增强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要瞄准冰雪旅游细分市场,支持优质中小冰雪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精细管理、灵活供给的“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旅游载体多元化供给。一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实现高层级旅游目的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带动效应。比如,以张家口为核心,联动北京和承德,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竞技旅游体验地。另一方面要打造大众化冰雪旅游服务综合体,增强冰雪运动的大众消费黏性。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市场需求,打造服务本地大众娱乐的冰雪旅游服务综合体,包括以室内滑雪场为支撑的城市或城郊冰雪旅游综合体等。
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供给。适应冰雪旅游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依托冬奥会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全面整合太舞、云顶、万龙等滑雪场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冰雪运动和休闲度假产品。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太行山、燕山、环重点景区、环大中城市的冰雪旅游资源,推动其与文化、生态、商业、民俗、娱乐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差异化、复合化的冰雪旅游产品,以多元化产品供给丰富拓展冰雪旅游消费市场。
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大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从世界范围内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季节性限制是影响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熨平冰雪旅游产业的季节波动性,增强冰雪旅游的发展黏性,拓展冰雪旅游的产业边界,是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冰雪旅游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及前向、后向、横向联动效应,联动冰雪赛事、制造、冰雪文化创意等产业,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建产业聚集区,打造大冰雪旅游产业体系。
前向延伸,做强冰雪体育休闲度假产业链。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及配套场地,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前向关联,重点培育“冰雪体育竞技—冰雪赛事观光—冰雪休闲娱乐—冰雪度假旅游”产业链。后向拓展,做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链。充分发挥张家口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优势,从雪场设施装备、冰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材、冰雪体育场馆装备、大众冰雪健身装备着手,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后向拓展,重点培育“冰雪旅游休闲—冰雪场馆服务—冰雪装备购置—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横向融合,打造冰雪全季旅游发展格局。适应冰雪旅游重创意、重内容、重体验的发展规律,推动冰雪旅游与教育、设计、文化、餐饮、康养、影视、娱乐、会展、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挖掘河北特色人文及生态旅游资源,探索冰雪 长城、冰雪 草原、冰雪 登山、冰雪 温泉、冰雪 科技、冰雪 演艺、冰雪 民俗、冰雪 葡萄酒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新场景,实现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态的优势互补,释放冰雪旅游乘数效应,打造全季旅游发展格局。
优化提升支撑体系,完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保障
完善的支撑体系是冰雪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在更广范围优化配置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产品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完善投资运营体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中国旅游百强企业以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冰雪产业。强化对现有冰雪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推动业态、服务和产品创新,实现由单季运营向全季运营转变。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冬奥场馆的运营管理,完善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方案,引导赛事活动承办地向全民健身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化。
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一方面要强化配套设施支撑。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务品质,推动酒店、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配套服务品质升级。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老字号美食、特色乡村美食产品体系,以及高品质酒店、中小型精品酒店、特色乡村民宿复合发展的酒店体系;健全完善“快进慢游”的冰雪旅游交通网,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功能和高品质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冰雪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贯穿冰雪旅游全要素、全链条的智慧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打造“互联网 冰雪 旅游 服务”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冰雪旅游智慧发展。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扎实推动有关冰雪旅游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完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创新资源联动机制,实现京津冀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除继续强化与北京冰雪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之外,充分利用京津市场资源,推动与京津冰雪旅游市场圈和消费圈联动发展。
(作者:边继云 系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给体系
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是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我省而言,实现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首先要破解其市场发育不充分、产品同质化和低水平的发展困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样化、差异化、特色化的供给体系。
推动市场主体多元化供给。冰雪旅游企业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直接推动者,也是冰雪旅游产品的直接供给者。建立冰雪旅游多元化供给体系,要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冰雪旅游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引领市场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增强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力和带动力。另一方面要瞄准冰雪旅游细分市场,支持优质中小冰雪旅游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打造一批精细管理、灵活供给的“专精特新”企业。
强化旅游载体多元化供给。一方面要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实现高层级旅游目的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带动效应。比如,以张家口为核心,联动北京和承德,建设世界级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竞技旅游体验地。另一方面要打造大众化冰雪旅游服务综合体,增强冰雪运动的大众消费黏性。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市场需求,打造服务本地大众娱乐的冰雪旅游服务综合体,包括以室内滑雪场为支撑的城市或城郊冰雪旅游综合体等。
促进旅游产品多元化供给。适应冰雪旅游多元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一方面要依托冬奥会国际影响力,大力发展后奥运经济,全面整合太舞、云顶、万龙等滑雪场资源,开发一批具有国际品质的冰雪运动和休闲度假产品。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太行山、燕山、环重点景区、环大中城市的冰雪旅游资源,推动其与文化、生态、商业、民俗、娱乐等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差异化、复合化的冰雪旅游产品,以多元化产品供给丰富拓展冰雪旅游消费市场。
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大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从世界范围内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季节性限制是影响冰雪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熨平冰雪旅游产业的季节波动性,增强冰雪旅游的发展黏性,拓展冰雪旅游的产业边界,是推动冰雪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冰雪旅游广泛的经济技术联系及前向、后向、横向联动效应,联动冰雪赛事、制造、冰雪文化创意等产业,扩大产业面、形成产业群、构建产业聚集区,打造大冰雪旅游产业体系。
前向延伸,做强冰雪体育休闲度假产业链。充分利用冬奥场馆及配套场地,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前向关联,重点培育“冰雪体育竞技—冰雪赛事观光—冰雪休闲娱乐—冰雪度假旅游”产业链。后向拓展,做强冰雪运动装备产业链。充分发挥张家口国家冰雪装备产业基地优势,从雪场设施装备、冰场设施装备、冰雪运动器材、冰雪体育场馆装备、大众冰雪健身装备着手,推动冰雪旅游产业后向拓展,重点培育“冰雪旅游休闲—冰雪场馆服务—冰雪装备购置—冰雪装备制造”产业链。横向融合,打造冰雪全季旅游发展格局。适应冰雪旅游重创意、重内容、重体验的发展规律,推动冰雪旅游与教育、设计、文化、餐饮、康养、影视、娱乐、会展、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积极挖掘河北特色人文及生态旅游资源,探索冰雪 长城、冰雪 草原、冰雪 登山、冰雪 温泉、冰雪 科技、冰雪 演艺、冰雪 民俗、冰雪 葡萄酒等各具特色的冰雪旅游新场景,实现冰雪旅游产业与其他业态的优势互补,释放冰雪旅游乘数效应,打造全季旅游发展格局。
优化提升支撑体系,完善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保障
完善的支撑体系是冰雪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在更广范围优化配置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旅游产品吸引力的重要保障。
完善投资运营体系。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吸引社会投资,支持国内外龙头企业、中国旅游百强企业以及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企业来我省投资发展冰雪产业。强化对现有冰雪旅游项目的运营管理,推动业态、服务和产品创新,实现由单季运营向全季运营转变。与此同时,要加强对冬奥场馆的运营管理,完善场馆赛后综合利用方案,引导赛事活动承办地向全民健身地和旅游目的地转化。
完善服务支撑体系。一方面要强化配套设施支撑。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务品质,推动酒店、餐饮、娱乐、购物、交通等配套服务品质升级。打造冰雪旅游目的地老字号美食、特色乡村美食产品体系,以及高品质酒店、中小型精品酒店、特色乡村民宿复合发展的酒店体系;健全完善“快进慢游”的冰雪旅游交通网,提升冰雪旅游目的地旅游接待功能和高品质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强化冰雪旅游发展的科技支撑。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贯穿冰雪旅游全要素、全链条的智慧技术应用和管理体系,打造“互联网 冰雪 旅游 服务”模式,以科技创新推动冰雪旅游智慧发展。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扎实推动有关冰雪旅游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落地落实,完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真正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创新资源联动机制,实现京津冀冰雪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除继续强化与北京冰雪旅游资源的协同开发之外,充分利用京津市场资源,推动与京津冰雪旅游市场圈和消费圈联动发展。
(作者:边继云 系省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