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2020年7月,总书记在视察吉林时强调,要“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指明了前进方向。因此要忠实践行总书记“冰雪两山理论”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我省冰雪旅游产业,厚植冰雪优势、释放冰雪红利,探索走出一条彰显吉林特色的冰雪旅游之路。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通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在优化顶层设计方面,我省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进入“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我省编制全国首个省级《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面构建起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4 x”现代化冰雪产业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方面,吉林省现有滑雪场54家,雪道279条,单日最大接待量10万人次。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吉林省打造“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等形象品牌。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预计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规模将达到8500万人次,可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万科松花湖、万达长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区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三甲。同时,根据2021年消费者冰雪旅游偏好调查显示,在冰雪旅游热门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旅客喜欢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长春和长白山风景区名列榜单。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滑雪类冰雪旅游项目消费成本过高
根据《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冰雪旅游中吸引游客最多的项目是滑雪类项目,参与率达22%,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温泉(16%)和冰雕观赏(10%)的人数,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旅游项目。但根据数据显示我省主要滑雪场的人均消费为3523元,同比全国均价2398元,高出约46.9%,高额的滑雪成本势必会影响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影响我省游客数量的增长。而造成我省滑雪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导致场地设备和个人运动装备成本过高,从而使门票价格、个人装备价格偏高。从我省冰雪装备产品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场地设施方面,造雪车和压雪车等造雪压雪设备80%左右依靠进口,本省自产率很低;在个人装备方面,主要来自于进口或是南方,本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且主要集中于低端滑雪板、滑雪服等产品。总体来说我省冰雪装备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存在企业规模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研发的投入和经验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二是我省滑雪场内产品和服务定价偏高。就门票价格而言,根据马蜂窝出行数据显示全国滑雪场平日滑雪均价为4小时90元,全天120元,而吉林省平日滑雪价为4小时150元,全天170元,分别高出全国均价66%和41%,在中小型滑雪场定价方面我省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个人装备购买租赁方面,场内设备租赁和购买价格偏高,动辄上万。偏高的定价,使我省在滑雪旅游项目上失去价格优势,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选择。
(二)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交通方面:近几年吉林省虽然加大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各大冰雪旅游景区相连接的道路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景区可进入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景区虽然开通了连接城市之间的直达交通,但仍然存在着发车信息不透明、发车不固定、班次少、黑车宰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客的出行成本。服务方面:由于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起步较晚,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因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滑雪场为例,据统计,吉林省大部分中小型滑雪场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边学边悟,滑雪专业出身的不到总从业人员的20%。因此存在专业性不强,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同时,滑雪场的设计规划、经营管理、器械设备维护,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各大雪场都严重缺乏精通各类专业知识的人才,多数的经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人员都是临时培训,临时上岗,出问题现学习,这难免就给游客带来了服务不周到的印象。
三、优化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力度。
一方面在产业定位和实现途径上,可以借鉴福建晋江发展运动品牌的模式,前期重点通过招商模式引进国内外冰雪装备龙头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中期则注重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代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远期再通过技术消化吸收,通过产学研合作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生产链条。另一方面要注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与本土科研院校的合作。例如要利用吉林大学、应化所、光机所等高端校企的机械装备、仿生材料等优势专业奠定和提升装备制造的技术基础。同时,也需要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应用技术性学院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委培、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养一批产业技术工人,奠定行业人才基础。
(二)完善冰雪旅游市场价格制定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控,明确景区价格管理权限,细化旅游景点和相关政府单位的定价权限。其次,确定最高限价。在景区门票价格制定过程中,价格主管部门,要综合考虑地区的经济条件、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水平、景区开发和保护运营成本,从整个宏观的层面上制订一个合理的最高价格上限。最后,完善门票价格听证制度。在组织景点听证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扮演主导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广泛地征询旅游者、行业协会、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避免随意决策和个人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同时,需要明确听证会参与代表的结构比例,以达到与社会各界人士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完善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措施
在服务质量差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建立与高校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员工基本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和吸收经过专业训练的滑雪运动员,以增强整体的人员素质。同时建议体育专业院校开设滑雪课程,增设滑雪专业,为冰雪旅游产业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入、管理标准。以滑雪类冰雪旅游为例,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滑雪专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建立以专业考核和游客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制。另一方面要明确滑雪旅游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从业要求、教学流程等规范标准,编订滑雪运动的教学和服务手册。三是提高滑雪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参考全国滑雪行业的薪资水平确定合理的工资范围,结合年度考核结果和景区的年度收入确定合理的绩效收入。对于专业的滑雪从业者,要制定本行业的职称评级标准,通畅晋级通道。在交通方面:要解决市中心到景区“最后几公里”的问题。一是要完善直通班车的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微信小程序、第三方旅行app发布详细的班车信息,包括发车时间和发车路线。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直通班车的发车班次和途经站点,适当延长发车时间。二是要完善出租车和网约车的管理。对于出租车,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出租车从业者的监督管理培训力度,对宰客,绕路和甩单行为要进行顶格处罚。同时,在出租车上安装定位和录音装置,作为监督方式和事后判罚的依据。对于网约车,可以借鉴天津三方平台接驳站模式,在飞机场、火车站、枢纽站设置专门的三方平台接站点,方便乘客实施定位和进行约车服务。(作者:郭超超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软科所)
一、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吉林省通过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加强基础设施、着力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提升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质效。在优化顶层设计方面,我省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做大做强冰雪产业的实施意见》,进入“十四五”发展新征程,我省编制全国首个省级《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全面构建起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和为核心,以冰雪科技、冰雪人才、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为支撑的“4 x”现代化冰雪产业体系。在加强基础设施方面,吉林省现有滑雪场54家,雪道279条,单日最大接待量10万人次。在打造特色品牌方面,吉林省打造“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等形象品牌。根据国家文旅部数据,预计2021-2022年雪季,吉林省旅游接待规模将达到8500万人次,可实现总收入1700亿元,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其中,万科松花湖、万达长白山、吉林北大湖三家大型滑雪度假区接待人次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三甲。同时,根据2021年消费者冰雪旅游偏好调查显示,在冰雪旅游热门省份中吉林省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旅客喜欢的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中长春和长白山风景区名列榜单。
二、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滑雪类冰雪旅游项目消费成本过高
根据《中国冰雪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显示,冰雪旅游中吸引游客最多的项目是滑雪类项目,参与率达22%,高于排名第二第三的温泉(16%)和冰雕观赏(10%)的人数,是吸引游客最多的旅游项目。但根据数据显示我省主要滑雪场的人均消费为3523元,同比全国均价2398元,高出约46.9%,高额的滑雪成本势必会影响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影响我省游客数量的增长。而造成我省滑雪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我省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导致场地设备和个人运动装备成本过高,从而使门票价格、个人装备价格偏高。从我省冰雪装备产品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场地设施方面,造雪车和压雪车等造雪压雪设备80%左右依靠进口,本省自产率很低;在个人装备方面,主要来自于进口或是南方,本土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且主要集中于低端滑雪板、滑雪服等产品。总体来说我省冰雪装备产业仍处于价值链低端。存在企业规模有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研发的投入和经验不足,缺乏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二是我省滑雪场内产品和服务定价偏高。就门票价格而言,根据马蜂窝出行数据显示全国滑雪场平日滑雪均价为4小时90元,全天120元,而吉林省平日滑雪价为4小时150元,全天170元,分别高出全国均价66%和41%,在中小型滑雪场定价方面我省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个人装备购买租赁方面,场内设备租赁和购买价格偏高,动辄上万。偏高的定价,使我省在滑雪旅游项目上失去价格优势,从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旅行目的地的选择。
(二)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交通方面:近几年吉林省虽然加大了交通设施的建设力度,各大冰雪旅游景区相连接的道路得到了显著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景区可进入差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部分景区虽然开通了连接城市之间的直达交通,但仍然存在着发车信息不透明、发车不固定、班次少、黑车宰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旅客的出行成本。服务方面:由于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起步较晚,行业从业人员基本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因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滑雪场为例,据统计,吉林省大部分中小型滑雪场工作人员,大多是半路出家,边学边悟,滑雪专业出身的不到总从业人员的20%。因此存在专业性不强,人员素质较低,服务态度较差等问题。同时,滑雪场的设计规划、经营管理、器械设备维护,都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目前各大雪场都严重缺乏精通各类专业知识的人才,多数的经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人员都是临时培训,临时上岗,出问题现学习,这难免就给游客带来了服务不周到的印象。
三、优化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冰雪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力度。
一方面在产业定位和实现途径上,可以借鉴福建晋江发展运动品牌的模式,前期重点通过招商模式引进国内外冰雪装备龙头企业,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中期则注重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快产业集聚,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现代服务等全产业链发展水平。远期再通过技术消化吸收,通过产学研合作培育本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生产链条。另一方面要注重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冰雪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加强与本土科研院校的合作。例如要利用吉林大学、应化所、光机所等高端校企的机械装备、仿生材料等优势专业奠定和提升装备制造的技术基础。同时,也需要与长春职业技术学院等应用技术性学院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定向委培、现代学徒制等方式,培养一批产业技术工人,奠定行业人才基础。
(二)完善冰雪旅游市场价格制定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控,明确景区价格管理权限,细化旅游景点和相关政府单位的定价权限。其次,确定最高限价。在景区门票价格制定过程中,价格主管部门,要综合考虑地区的经济条件、收入水平、消费结构水平、景区开发和保护运营成本,从整个宏观的层面上制订一个合理的最高价格上限。最后,完善门票价格听证制度。在组织景点听证会的过程中,政府应当扮演主导的角色,一方面,需要广泛地征询旅游者、行业协会、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避免随意决策和个人暗箱操作的现象发生。同时,需要明确听证会参与代表的结构比例,以达到与社会各界人士有效沟通交流的目的。
(三)完善冰雪旅游配套服务措施
在服务质量差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一是要充分利用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建立与高校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应加强对现有员工基本素质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招聘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和吸收经过专业训练的滑雪运动员,以增强整体的人员素质。同时建议体育专业院校开设滑雪课程,增设滑雪专业,为冰雪旅游产业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制定相关的行业准入、管理标准。以滑雪类冰雪旅游为例,一方面制定相应的行业准入标准,提高滑雪专业人员的准入门槛,建立以专业考核和游客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机制,实行末尾淘汰制。另一方面要明确滑雪旅游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从业要求、教学流程等规范标准,编订滑雪运动的教学和服务手册。三是提高滑雪从业者的福利待遇。参考全国滑雪行业的薪资水平确定合理的工资范围,结合年度考核结果和景区的年度收入确定合理的绩效收入。对于专业的滑雪从业者,要制定本行业的职称评级标准,通畅晋级通道。在交通方面:要解决市中心到景区“最后几公里”的问题。一是要完善直通班车的管理。一方面要通过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官网、微信小程序、第三方旅行app发布详细的班车信息,包括发车时间和发车路线。另一方面要适当增加直通班车的发车班次和途经站点,适当延长发车时间。二是要完善出租车和网约车的管理。对于出租车,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出租车从业者的监督管理培训力度,对宰客,绕路和甩单行为要进行顶格处罚。同时,在出租车上安装定位和录音装置,作为监督方式和事后判罚的依据。对于网约车,可以借鉴天津三方平台接驳站模式,在飞机场、火车站、枢纽站设置专门的三方平台接站点,方便乘客实施定位和进行约车服务。(作者:郭超超 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软科所)